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回到首页
|
协会邮箱登录
网站首页
协会概况
协会工作
专业委员会
监管视窗
会员动态
财经资讯
行业动态
金融服务
联系我们
协会简介
协会章程
组织架构
协会领导
协会动态
党建工作
自律维权
协调服务
银团贷款
教育培训
行业发展与自律委员会
法律事务工作委员会
文明服务工作委员会
银团贷款与交易专业委员会
小企业贷款推动工作委员会
监管动态
政策法规
政策解读
领导活动
重大活动
业务创新
信息简报
基层风貌
时政要闻
金融热点
社会关注
宏观形势
专家观点
行业要闻
相关统计数据
相关调研报告
信息披露
金融常识
产品介绍
文明服务
警钟长鸣
投诉建议
文化交流
联系方式
栏目导航
金融常识
产品介绍
小微企业贷款
个人理财
个人贷款
公司信贷
中间业务
文明服务
警钟长鸣
金融服务
您所在位置:警钟长鸣
本文已被阅读:
[1683]
防范电信诈骗,这五种常见
“套路”要记牢
编辑:
DY
|来源:金融界|发布时间:
2020-06-22
临近年底,随着买物置衣购票等年终消费在网上的提升
,电信网络诈骗也趁机出现“抬头”趋势。近些年,利用数字化网络、通讯等实施诈骗的行为高发,不少诈骗案件的受害人众多,造成的损失多达上亿,个别电信诈骗案件,更导致受害人被诈骗致死。除了以往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对受害人实施诈骗,诈骗人员为了年底“冲业绩”,更是不断更新技术手段,利用社会热点,利用不同群体的切身感受,花样百出地翻新各类“套路”,可谓防不胜防。
一、
冒充身份型
1、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要求将其资金转入国家账户配合调查。
2、微信伪装身份诈骗: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3、冒充QQ好友诈骗: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4、冒充房东短信诈骗:冒充房东群发短信,称房东银行卡已换,要求将租金打入其他指定账户内。
5、冒充黑社会敲诈类诈骗:自称黑社会人员,受人雇佣要对其加以伤害,但事主可以破财消灾,然后提供账号要求受害人汇款。
二、利用伪基站群发短信、打电话型
1、贷款诈骗: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然后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2、金融交易诈骗: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方式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骗取事主资金。
3、医保、社保诈骗: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4、兑换积分诈骗:谎称受害人手机积分可以兑换智能手机,对方以补足差价等理由要求受害人汇款到指定帐户;或发短信提醒受害人信用卡积分可兑换现金等实施诈骗。
5、提供考题诈骗: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拨打电话,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要求将好处费的首付款转入指定帐户实施诈骗。
6、高薪招聘诈骗: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三、网络钓鱼攻击型
1、虚假爱心传递诈骗: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2、微信点赞诈骗: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以“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3、虚假链接诈骗:利用伪基站发送网银升级、10086移动商城兑换现金的虚假链接,受害人点击后便在其手机上植入获取银行账号、密码和手机号的木马,从而进一步实施犯罪。
四、虚假中奖信息型
1、中奖邮件诈骗:通过互联网发送中奖邮件,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
2、冒充知名企业中奖诈骗:冒充知名企业名义,印刷虚假中奖刮刮卡,通过邮寄或投递发送,后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借口实施诈骗。
3、娱乐节目中奖诈骗:以热播娱乐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中奖短消息,后以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连环诈骗。
五、网上购物购票陷阱型
1、退款诈骗:冒充淘宝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2、网络购物诈骗: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淘宝店铺,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好淘宝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即被划走。
3、低价购物诈骗: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4、机票改签诈骗: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诱骗购票人员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5、二维码诈骗:以降价、奖励为诱饵,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实则附带木马病毒,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
总结上述电信诈骗,万骗不离其宗,所有铺垫最终都为
“让你转账”,而面对这些骗局,务必做到不贪、不信、不怕!不要轻易转账汇款,避免上当受骗。
遭遇电信诈骗怎么办:立即报警,留存证据
遭遇电信诈骗怎么办?首先,被骗之后要立即拨打
110报警,根据2016年2月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的部署,公安部刑侦局依托“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对全国电信诈骗涉案账户实行快速接警止付。
公安机关接到电信诈骗案件报警后,会第一时间查明涉案的一级账户,并在
30分钟内将简要案情和一级账户的姓名、账号、转账时间等信息录入平台。设在公安部刑侦局的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办公室实时审核各地接警录入侦办平台的涉案账户信息,并与相关银行紧密协作,开展紧急止付工作。目前,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刑警队、派出所已全部接入“电信诈骗案件侦办平台”。
在遭遇电信诈骗时,保留
“证据”也是重要一环,包括保留联系历史信息,微信、QQ、短信、邮件等往来信息。转账资金信息也需要保留,包括ATM转账凭证、网银转账信息、手机银行转账信息、支付宝支付信息、微信支付信息等凭证,这些证据有助于警察找到持卡人身份,进而锁定犯罪嫌疑人,实施抓捕。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服务中心
|
信息反馈
|
投诉建议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11-2020 包头银行业协会